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校园 > 绿色活动 > 正文

声声入耳,音音入心——记绿色校园科普讲座“琴弦中的物理化学元素”

2022年12月02日 09:28  点击:[]

 


20221130日傍晚,在洪涛201教室,来自人文学院的兰思瑶同学优美的吉他弹唱如泉水叮咚滴落师生心头,曼妙的音乐演奏开启了探索琴弦的物理化学元素的科学之旅。

 

人文学院的兰思瑶同学受邀表演吉他弹唱

 

此次科普讲座的主讲人为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研究所的张晨老师,绿色校园建设负责人黄亚宁老师首先为张老师颁发了科普讲座主讲人纪念牌。接着,张老师围绕琴弦,紧扣弦乐器如何发声、琴弦演变历史、琴弦的物理化学元素三个小主题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与分享。一幅音叉,一次振动,一次互动,张老师在互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出“声音的产生是因为振动”的结论;在自制的吉他琴弦振动视频中,张老师形象展示了琴弦的振动规律;有趣的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主动参与保温杯倒水实验,水柱倾倒入保温杯,伴随保温杯中的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加快,频率变高,音调也越来越高。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是有趣的载体,将响度、音调、音色分别受到振幅、频率、材料的影响等晦涩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们也被层出不穷的实验设计所感染,积极互动,亲手体验科学的趣味盎然。


学生积极参与倒水辨识声音的科学小实验 


为了引导学生突破狭隘的科学理解观,认识到科学不局限于自然科学,也涵括人文与艺术,张老师巧妙地融合了听乐器演奏猜乐器名的游戏,加深学生对巴松、长笛、圆号、小提琴等乐器的认知;结合古代羊肠弦的故事吸引学生自主探思,揭秘蚕丝、尼龙、钢丝,甚至一些贵重金属如金银等都可以用于制作琴弦的动人故事。


 张晨老师实物展示琴弦发声的奥秘

 

张老师的讲座流转于科学、艺术与人文之间,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宛如一束萧瑟秋日的暖光,在光波映射中,带着学生穿越了神秘的弦乐器展览之旅。讲座最后,学校陶笛社的刘舒宇和郑慧同学受邀登台表演陶笛合奏,陶笛声声讲述着弦乐器之外的乐器的故事。胡永红老师伴随清幽的陶笛声,结合语义学的解释告诉大家:“‘声侧重表达人类的声音,而‘音则偏重世间除了人声之外的其他一切声音。人类之外,还有万事万物以其自有规律运行,人类尊重世间万物的声音,彼此敬畏,相互应和,世界才能和谐安宁,人类才能静享岁月静好。诚如张晨老师所言:“琴弦使用的过程可以看作人的一生,音乐是科学、是艺术,也是人生。”

陶笛社的刘舒宇与郑慧同学受邀演奏陶笛


讲座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主讲老师十分用心,很完美的一次科普讲座。”“老师们讲得非常有趣,互动也很多,整场讲座氛围非常好。老师说科学与艺术、生活、哲学息息相关,引发了我非常深刻的思考。”学生们都期待着未来“008科普实验室”推出更多异彩纷呈的科普讲座,丰富华厦校园的绿色科技文化,孕育绿色心灵、培育绿色人才。

 


 

 

 

上一条:拨开云雾认识健康零食——绿色校园科普系列讲座之十记录 下一条:盛开在杯中的皇菊——记绿色校园建设系列活动之八:皇菊品鉴及采摘

关闭

Copyright(C) 厦门华厦学院 地址:厦门市集美文教区天马路288号 邮编:361024 电话:0592-6276202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